期刊简介

  《发育医学电子杂志》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、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,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,其中国内统一刊号:CN11-9335/R,国际刊号:ISSN2095-5340。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、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,本刊为季刊。自创刊以来,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。发育医学电子杂志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,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。

  《发育医学电子杂志》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、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、北京军区总医院承办并编辑出版的发育医学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期刊,季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办刊宗旨以科学性、普及性和实用性为原则,用发育医学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指导临床、科研、教育、保健等工作者的实践,以人为本,为医生及科研等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,致力于临床以发育生物学为基础,深入探索认识人类机体发育的规律,寻找解决与发育相关的临床问题,如营养代谢、遗传疾病、先天畸形、智能行为、精神心理、组织器官工程、癌变机制等的策略和方法,力求从揭示生命发育的本质深层次去推动包括妇产科、儿科、再生、肿瘤等在内的诸多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。读者对象面向全体医务工作者,重点是儿科、妇产科、遗传代谢、智能行为、精神心理、先天畸形,以及肿瘤学在内的各临床、科研、保健等工作者。


往期目录

首页>发育医学电子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发育医学电子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  • 主办单位:人民卫生出版社
  • 国际刊号:2095-5340
  • 国内刊号:11-9335/R
  • 出版周期:季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
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第02期

中国13家医院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调查分析

徐凤丹;段顺艳;孔祥永;封志纯;张珊;吴鸿雁;吕红艳;杨李红;吴素静;巨容;汪瑾;彭立;李占魁;赵小林;曾淑娟;丘惠娴;温伟溪;武辉;李莹;李楠;贾文峥;张雪峰;郭果;刘卫鹏;王凤;李改梅;刘芳;李薇;赵晓英;程红斌;许云波;陈文超;尹欢;丁艳洁;王晓亮;单瑞艳;陈铁强;许平;韩梅盈;杨春燕

关键词:早产儿, 呼吸窘迫综合征, 产前激素, 前瞻性调查分析
摘要:目的:了解国内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(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,RDS)的发生率、病死率、并发症特点、发生高危因素、产前激素应用对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。方法收集国内13家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分娩的24周≤胎龄<37周的全部早产儿共7684例。前瞻性分析RDS发生率、病死率、并发症、发生高危因素及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效果。结果活产出生新生儿共75360例,其中早产儿7684例(其中入院早产儿6604例,非入院1080例),早产儿发生率为10.2%。其中极早产儿957例,占12.5%;超早产儿92例,占1.2%。发生RDS 1177例,发生率为15.3%。24周≤胎龄<25周、25周≤胎龄<26周、26周≤胎龄<27周、27周≤胎龄<28周、28周≤胎龄<29周、29周≤胎龄<30周、30周≤胎龄<31周、31周≤胎龄<32周、32周≤胎龄<33周、33周≤胎龄<34周、34周≤胎龄<35周、35周≤胎龄<36周、36周≤胎龄<37周早产儿RDS发生率分别为100.0%、90.0%、85.0%、85.1%、81.0%、74.3%、55.4%、47.1%、33.1%、17.9%、9.6%、5.0%、1.9%。出生体重<500 g、500~749 g、750~999 g、1000~1499 g、1500~2499 g、2500~4000 g、>4000 g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分别为100.0%、100.0%、79.2%、55.8%、15.0%、3.6%、9.5%。RDS早产儿病死率为10.5%,其中胎龄24周≤胎龄<25周、25周≤胎龄<26周、26周≤胎龄<27周、27周≤胎龄<28周、28周≤胎龄<29周、29周≤胎龄<30周、30周≤胎龄<31周、31周≤胎龄<32周、32周≤胎龄<33周、33周≤胎龄<34周、34周≤胎龄<35周、35周≤胎龄<36周、36周≤胎龄<37周早产儿RDS病死率,分别为100%、70.0%、23.5%、20.0%、16.2%、10.3%、8.1%、9.6%、8.9%、6.0%、5.5%、8.8%、4.5%。RDS患儿颅内出血(ICH)、早产儿视网膜病(ROP)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(BPD)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(NEC)、动脉导管未闭(PDA)、肺出血及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非RDS早产儿高,差异有非常显著性(P<0.001)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:男性、胎龄<33周、出生体重<2500 g、身长<40 cm、新生儿窒息、产次≥2次、前置胎盘是早产儿RDS发病的危险因素;多胎妊娠是RDS的保护因素。胎龄<33周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包括:男性、胎龄<28周、出生体重<2500 g、身长<40 cm、新生儿窒息、前置胎盘;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是RDS的保护因素。胎龄≥33周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包括:男性、胎龄<35周、出生体重<2500 g、新生儿窒息、产次≥2次、剖宫产、前置胎盘;多胎妊娠是RDS的保护因素。产前应用地塞米松2879例,占37.5%。胎龄<33周地塞米松组RDS发生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。地塞米松组胎龄<33周RDS发生率、重度RDS发生率、病死率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,差异有显著性;地塞米松组需要使用2剂以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、机械通气比例、机械通气时间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,差异无显著性;地塞米松组总吸氧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高,差异无显著性;地塞米松组总住院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长,差异有显著性。地塞米松组胎龄≥33周早产儿,除RDS发生率、重度RDS发生率、机械通气比例、总吸氧时间、总住院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外,余差异均无显著性。结论国内早产儿发生率较前上升,早产儿及极早产儿、超早产儿救治存活率均较前明显提高。RDS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。胎龄<33周的早产儿RDS的发病高危因素多为自身因素,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RDS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;胎龄≥33周的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则多为围产期病理因素,产前地塞米松预防RDS的作用不明显。